正金元鍍鋅管焊接處如何防銹
- 發布時間:2025/9/5 15:06:29
- 發布者: admin
- 閱讀量:2
正金元鍍鋅管(基材多為Q235B,鋅層符合GB/T 3091標準)的焊接處防銹,核心是修復焊接高溫破壞的鋅層,并阻斷水分、氧氣等腐蝕介質與碳鋼基材接觸。需結合焊接后的表面處理、鋅層補涂、封閉防護等步驟,根據應用場景(如室內干燥、室外潮濕、埋地、接觸水/化學品)選擇適配方案,具體流程和方法如下:
一、焊接處防銹的核心前提:預處理(清除焊渣與氧化層)
焊接會導致焊縫及熱影響區(約10-20mm范圍)的鋅層熔化、燒損,暴露的碳鋼表面會快速形成氧化皮和焊渣,若不清理直接防銹,會導致涂層附著力差、防銹失效。預處理需分兩步:
1. 機械清理
用角磨機(配鋼絲輪或百葉輪) 打磨焊縫及熱影響區,去除焊渣、飛濺物、氧化皮,直至露出均勻的金屬光澤(避免過度打磨損傷基材);
小口徑管道或狹窄區域,可用鋼絲刷、砂紙(80-120目) 手工清理,確保無殘留雜質。
2. 化學除油
若焊接處有油污(如防銹油、切削液),需用中性脫脂劑(如堿性清洗劑或酒精) 擦拭或噴淋,待完全干燥后再進行防銹處理(油污會導致后續涂層脫落)。
二、主流防銹方法:按防護等級與場景選擇
根據正金元鍍鋅管的應用環境(如室內消防、室外給排水、埋地管網、化工區域),推薦3類成熟防銹方案,防護效果從基礎到高級遞增:
防銹方法 | 核心原理 | 操作步驟 | 適用場景 | 防護壽命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冷鍍鋅漆修復(基礎級) | 用高含鋅量涂料(鋅粉含量≥95%)模擬鋅層的 “犧牲陽極保護”,填補鋅層缺損 | 1. 預處理后,用毛刷或噴槍均勻涂刷冷鍍鋅漆(符合 HG/T 4845 標準); 2. 第一遍干膜厚度≥40μm,間隔 2-4 小時(25℃環境)后涂第二遍,總干膜厚度≥80μm; 3. 常溫固化 24 小時(低溫環境需延長至 48 小時) | 室內干燥環境(如車間管道、非潮濕區域消防管)、短期使用的臨時管道 | 室內 3-5 年,室外 1-2 年(需定期檢查) |
熱噴鋅 / 鋅合金(中高級) | 通過電弧或火焰噴涂,將鋅絲(純度≥99.9%)熔化后霧化噴射到基材表面,形成結合力強的鋅層(比冷鍍鋅更致密) | 1. 預處理后,用電弧噴鋅機在焊接處噴涂鋅層,厚度控制在 100-150μm(噴鋅過程需保持噴槍與表面垂直,距離 150-200mm); 2. 噴涂后用壓縮空氣(無油無水) 吹除表面浮鋅,再涂 1-2 遍環氧封閉漆(增強耐水性,避免鋅層產生 “白銹”) | 室外潮濕環境(如外墻雨水管、露天管網)、輕度腐蝕區域(如沿海非直接接觸海水的管道) | 室外 5-8 年,無明顯腐蝕 |
環氧富鋅底漆 + 面漆(高級) | 環氧富鋅底漆(鋅粉含量≥80%)提供陰極保護,面漆(如聚氨酯、丙烯酸)阻斷腐蝕介質,形成 “雙重防護” | 1. 預處理后,先涂環氧富鋅底漆(干膜厚度 60-80μm),常溫固化 12 小時; 2. 底漆干燥后,涂面漆: - 室外選聚氨酯面漆(耐候性強,抗紫外線),干膜厚度≥60μm; - 接觸水或輕度化學品(如弱酸堿廢水)選環氧面漆,干膜厚度≥80μm; 3. 總干膜厚度≥140μm |
2. 底漆干燥后,涂面漆:
室外選聚氨酯面漆(耐候性強,抗紫外線),干膜厚度≥60μm;
接觸水或輕度化學品(如弱酸堿廢水)選環氧面漆,干膜厚度≥80μm;
3. 總干膜厚度≥140μm | 埋地管道(需配合防腐膠帶)、化工車間(接觸弱腐蝕介質)、室外長期暴露管道(如市政給水管) | 埋地8-12年,室外6-10年 |
三、特殊場景強化防銹:埋地/飲用水管道
1. 埋地正金元鍍鋅管焊接處
埋地環境易受土壤濕度、微生物、雜散電流腐蝕,需在上述防銹基礎上增加外包防腐層:
步驟:焊接處做“環氧富鋅底漆+環氧面漆”(總厚度≥150μm)→ 纏繞3PE防腐膠帶(聚乙烯基帶+膠粘劑,厚度≥2mm)→ 接口處用熱收縮套密封(確保無氣泡、無褶皺)。
2. 飲用水管道(如小區給水管)
需選擇食品級防銹材料,避免污染水質:
焊接處預處理后,涂食品級環氧涂料(符合GB/T 17219標準) 或食品級冷鍍鋅漆(需提供衛生檢測報告),干膜厚度≥80μm,固化后需通水測試無異味、無溶出物。